求购
  • 供应
  • 求购
  • 公司
  • 行情
  • 知道
  • 展会
  • 资讯
  • 招商
免费发布信息 访问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 库存» 机械 » 五金
发布信息
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
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株洲完全科技 充气管道封堵全能服务商 电话:0731-22373206 QQ:411395613 厂家直销 免费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每年的公安消防“三查三清”的内容
品牌:
完全
单价:
面议
起订:
1
供货总量:
437620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天内发货
所在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7-11-21 17:18
浏览次数:
369107
公司基本信息
厦门汇详达密封制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制造、开发、进口,国产液压,销售、服务为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液压气动密封系统的经营及承制各种橡胶制品。主要产品:特种胶密封件、O型圈,液压密封圈,四氟垫圈,垫片,油封等。我公司一贯坚持“开拓、求实、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坚持“质量第一、用户第一、诚信第一”的发展意识,在密封行业中持续创造佳绩,我们愿与国内外新老客户本着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携手并进,共谋发展!汇详达在密封件科技领域以外销欧美及内销大陆为大宗,生产的密封件现已广泛用于汽车、轮船、飞机、建筑、机械、医疗器械等各个行业,努力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
产品推荐
详细说明
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株洲完全科技 充气管道封堵全能服务商 电话:0731-22373206 QQ:411395613 厂家直销 免费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每年的公安消防“三查三清”的内容里,都会有这么重要的一条:“清理电缆井、管道井等竖井防火封堵不严以及堆放可燃杂物问题”。但是很多朋友看到这个心中不免产生疑问,电缆井管道井在哪里,应该怎么进行防火封堵?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就和说说电缆井、管道井的消防安全话题。 火灾案例 小区电缆井火灾致7死23伤 2015年7月11日晚上11时30分左右,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紫荆佳苑小区一栋32层住宅楼电缆井发生火灾,造成30人伤亡,其中已有7人死亡,23人受伤,遇难者死亡主要原因是吸入大量浓烟和电缆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电缆井、管道井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2015年1月24日 湖南省长沙市凯乐国际城小区6栋1单元6楼电缆井起火后冒出滚滚浓烟,疑使用质量不达标的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2015年2月11日 大连金州新区绿洲半岛北岸小区里,一栋高层楼的电缆井突发火灾,据初步调查,可能是维修施工留下了火灾隐患。 2015年3月15日 海南省海口市嘉陵国际大厦电缆井起火,导致大厦多层起火冒烟,起火原因系大厦电气线路老化所致。 电缆井、管道井常见的火灾隐患 电线电缆老化电缆井内的电线电缆常年使用,容易发生老化的情况,一旦绝缘皮破损,会短路起火。 井内堆放垃圾杂物很多居民把管道井作为临时仓库,把破纸壳、塑料瓶堆放在里面,一旦有烟头掉入,就会引发火灾。 没有进行防火封堵电缆井从建筑物的底部到顶部,如果没有做好防火封堵,就像一个烟囱一样,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向上层蔓延,浓烟很容易在楼道聚集。 电缆井管道井应该达到哪些防火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2、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电缆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建筑内的电缆井与房间、走道灯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电缆井应独立设置; 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 1、检查电缆井、管道井的门能否关严。 2、清理电缆井、管道井里的纸箱、塑料瓶等杂物。 3、向上、向下是否做好防火封堵。 4、电线电缆是否经过穿管保护。 由株洲完全科技依托自有专利技术创新研发生产的WQ-TEK电缆管道充气型柔性封堵系统。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管道孔洞口封堵,该产品强度高,阻燃、携带轻便,施工维护简捷,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适用范围广,封堵效果好。实现了防水,防鼠、阻燃及防腐蚀,保持电缆管道良好的运行坏境,分段封堵可有效保护管道安全,阻止火苗从电缆管口处扩散,大幅提升预埋管道的有效使用频率和安全。 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真诚提供以下相关问题的技术解答——管道封堵气囊,管道密封,管道封堵,管道防水,管道防腐,管道密封防水。 免费咨询热线:0731-22373206 QQ:411395613 更多详情欢迎进入完全科技 详询
最新资讯
还没找到您需要的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正确做法商机?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厦门汇详达密封制品有限公司主动与您联系!发布求购意向;
搜了网提醒您:
1、本信息由98黄页网用户发布,98黄页网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请自行甄别其真实性及合法性;
2、跟进信息之前,请仔细核验对方资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